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开挖与降雨作用下公路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吴加红,赵强,李斯涛,秦辉
    2021(6):83-87.
    [摘要](3206) [HTML](0) [PDF 2.69 M](3923)
    摘要:
    依托云南某高速公路路基边坡,采用GeoStudio软件模拟分级开挖与降雨作用下边坡的响应过程,分析坡体应力与渗流场分布特征和边坡潜在破坏模式与安全系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分级开挖作用将引起坡体后缘发生变形甚至出现张拉裂缝,开挖会改变边坡表面形状,为降雨提供便捷的渗流通道,加速雨水入渗速度,导致坡体前缘浅表层松散体剪出失稳。
    2  基于深度学习的钢桥桥面铺装病害识别与量化方法
    温勇兵
    2024(1):121-126.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4.01.023
    [摘要](3) [HTML](0) [PDF 31.38 M](3899)
    摘要:
    受反复的交通荷载、温度变化、风载等的影响,钢桥桥面铺装的应力状态复杂,加上柔性的桥面铺装与刚性钢桥结构力学相容性问题,钢桥桥面铺装易出现早期病害。为了识别、分类和量化钢桥桥面铺装典型病害,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摄像头KinectV2和深度学习的桥面铺装病害识别方法。先通过传感器采集桥面铺装病害图像,创建带标识的数据库,并将其转化为训练集,然后利用YOLOv5对训练集的原始数据进行训练、验证与测试,获得桥面铺装病害识别、分类和量化结果。结果表明,基于深度学习,利用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可以实现RGBD 传感器在不同工作距离上的平面拟合,达到对桥面铺装病害的高效识别,各类病害的识别误差均可控制在10%以内;与人工识别方法相比,利用简单图像采集设备和机器学习的智能识别方法能以较低的成本在不影响交通的条件下完成钢桥桥面铺装病害识别与量化,计算效率更高,可大大节省人工和时间成本,且能保证识别结果在一定精度范围内。
    3  重卡排气系统增压器段排气管路设计探讨
    曹泰峰,万方军
    2021(6):1-3,17.
    [摘要](3329) [HTML](0) [PDF 3.27 M](3869)
    摘要:
    主要介绍重型卡车排气系统增压器段排气管路的设计方法,列举几种典型的布置形式,通过分析不同布置形式的特点,总结其设计要点;并介绍增压器段排气管模态的CAE分析方法及测量排气管模态及振动的试验方法,通过对典型布置方案的分析及试验测试,论证增压器段排气管路设计方案的优劣。
    4  新建公路跨越既有石油管道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段利河,赵亮,陈阵,王平让
    2023(1):101-106.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1.020
    [摘要](54) [HTML](0) [PDF 5.64 M](3804)
    摘要:
    新建公路跨越既有石油管道时,会对石油管道产生一定影响,采用合适的跨越方案避免或减小对既有石油管道的影响十分必要.文中结合某跨越石油管道的新建公路项目,针对不同埋深的跨越段,提出钢筋混凝土涵洞和钢筋混凝土盖板2种跨越方案,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跨越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路堤自重、路面及车辆荷载作用下,涵洞和盖板跨越方案均可有效控制石油管道的变形和受力,对石油管道影响均较小,不会对石油管道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涵洞跨越方案,其影响更小;石油管道埋深越小,受公路施工的影响越大,同时随着石油管道埋深增大,石油管道的变形逐渐减小.
    5  一种制动管路管螺纹的扭矩控制方法
    杨维建,马臣斌
    2021(6):4-5,9.
    [摘要](3108) [HTML](0) [PDF 2.08 M](3767)
    摘要:
    为探究高效、低成本且适用于汽车制动管路装配过程使用的扭矩控制方法,采用扭矩标准差和均值制定制动管路间管螺纹静态扭矩标准,实现以数显扭矩扳手为工具监控制动管路的扭矩波动,有效预防汽车制动系统大批量不合格扭矩的产生。
    6  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施工工艺研究*
    许红胜,覃鑫林,颜东煌,邢立鑫
    2023(4):111-114.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4.023
    [摘要](8) [HTML](0) [PDF 10.03 M](3706)
    摘要:
    针对波形钢腹板PC(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传统节段悬臂浇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将波形钢腹板预制装配化施工和异步悬臂浇筑施工工艺相结合,开发一种预制装配化波形钢腹板PC箱梁桥节段悬臂施工方法,将传统工艺中在空中悬臂完成的节段悬臂浇筑及底板与波形钢腹板连接施工作业转变为工厂化预制,降低节段悬臂施工中高空作业工序组织难度,并通过与传统施工工艺工期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其推广价值。
    7  需求不确定下P-Hub公路客运综合枢纽选址研究*
    龙思,黄晴,郭权
    2021(6):22-28.
    [摘要](2748) [HTML](0) [PDF 1.44 M](3441)
    摘要:
    枢纽选址问题在交通电信领域广泛存在,枢纽决策往往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一问题涉及长期的战略决策,而未来的资金与需求随着时间而变化,要获得准确的需求数据很困难,如何建立不确定性模型提高枢纽选址时不确定因素的调节能力一直是学者的研究课题。文中在考虑需求不确定的情境下研究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选择,提出无容量的P-Hub选址问题,客流量不确定性以不确性集合的形式表现,建立期望成本最小化和α-成本期望最小化 2.种不确定规划模型,在相应约束条件下分别使期望成本和α-成本最小,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
    8  关于公路停车视距横净距计算公式修正的探讨
    刘帮权
    2020(4):50-52,55.
    [摘要](2214) [HTML](0) [PDF 1.15 M](3347)
    摘要:
    相对于前面2个版本,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停车视距的障碍物目标点位置的规定发生了变化,但未修订或更新停车视距最小横净距计算公式,实际路线设计,安全评价中仍沿用JTJ 011-1994中的公式进行相关计算,计算误差较大,为保障行车安全,需对相关公式进行修正。文中采用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对横净距计算公式进行推导修正,并用修正公式计算满足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和满足对应运行速度条件下小汽车停车视距的最小曲线半径,以便于设计阶段路线指标把控;同时探讨横净距不足时的处理方法。
    9  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试验和优化研究*
    高轶男,巩建强
    2022(2):1-4,7.
    [摘要](1593) [HTML](0) [PDF 2.50 M](3030)
    摘要:
    从理论上分析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利用客车上部结构强度试验对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并对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得出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优化方式。结果表明,调整车身骨架梁结构截面形态、增大关键部位薄壁型钢结构厚度、改变材料属性及其力学性能可增加抗弯截面系数或材料许用应力,提高客车侧翻结构安全性能,其中改变材料属性及其力学性能的优化方式最有效,侧翻后最小生存空间提升126.32%,调整车身骨架梁结构截面形态、增大薄壁型钢结构厚度的优化方式使侧翻后最小生存空间分别提升12.12%、44.32%。
    10  沥青针入度试验不确定度的参数分析
    梁胜
    2021(5):62-64.
    [摘要](1377) [HTML](0) [PDF 1.05 M](2745)
    摘要:
    针入度作为沥青流变性能的显示指标,其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对沥青性能的判定。文中根据GB/T 4509—2010《沥青针入度测定法》和JJG(交通) 067—2015《沥青针入度试验仪》,对沥青针入度试验不确定度的参数进行分析,得出试验人员自身观测能力是沥青针入度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仪器性能对沥青针入度不确定度的影响较小。
    11  基于长期暴露试验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试验与数值模拟*
    曾向东,吕松刚,黎国雄,何海霞,潘贝,吕毅刚
    2023(3):102-110.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3.023
    [摘要](24) [HTML](0) [PDF 6.62 M](2714)
    摘要:
    基于长期暴露试验开展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抗弯承载力研究,分析挠度和应变的变化规律及裂缝开展情况,并采用ANSYS软件建立试验梁有限元模型,对荷载作用下挠度、应变和承载力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梁因受拉钢筋屈服、顶面混凝土被压碎而发生破坏,破坏状态时裂缝大致呈竖直状,中间位置裂缝较密集,宽度较大;各截面挠度变化规律相似,随荷载增加先缓慢上升后急剧增加,经历了明显的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屈服阶段;混凝土应变沿梁截面高度的分布近似为一条直线,符合平截面假定;ANSYS软件数值模拟承载力与实测值较吻合。
    12  玄武岩纤维提升温拌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雷江,罗友鸿,裴鑫雨
    2021(6):92-94.
    [摘要](834) [HTML](0) [PDF 1.17 M](2639)
    摘要:
    将0~0.5%的玄武岩纤维(BF)加入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WRMA)中,研究不同BF掺量对WRMA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BF掺量为0.3%时,WRMA的各项路用性能相对未掺BF的WRMA有明显提升且均满足规范要求,其中WRMA的动稳定度提升效果最明显,破坏应变,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TSR的提升效果也明显。
    13  沥青砼路面基层及面层模量参数分析研究
    邓志军
    2020(4):53-55.
    [摘要](766) [HTML](0) [PDF 1.46 M](2449)
    摘要:
    因汽车超载、超速等问题,沥青砼早期损害成为路面结构养护运营的关键。文中以一种半刚性基层沥青砼路面结构为对象,利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建立ANSYS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其在标准轴载作用下面层及基层模量参数变化时的应力及变形等受力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面层模量的增大,半刚性沥青砼路面结构的竖向位移、最大应力减小,最大剪应力增大;随着基层模量的增大,半刚性沥青砼路面结构的竖向位移及最大剪应力减小,最大应力先增大后减小。
    14  “双碳”目标下城市交通减排路径研究*
    潘自翔,李薇,肖娇妍
    2023(5):24-28.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5.006
    [摘要](1023) [HTML](0) [PDF 4.75 M](2443)
    摘要: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领域,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刻不容缓,其中城市交通碳排放总量较高,城市交通场景具备2030年碳达峰调控可能性,为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的实现,须分析城市交通的减排策略与路径。文中通过对中国城市交通领域减排思路的分析,得出城市交通碳排放总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从量的控制、量的优化、质的转变着手构建城市交通减排策略框架,提出城市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3条实现路径,包括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出行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并提出每条减排实现路径的具体实施措施;最后从绿色低碳角度对城市交通类规划给出规划指标指引。
    15  重大护栏交通事故中加固护栏对事故后果的影响研究*
    诸忠孝,程宇峰,刘朱紫,邹铁方
    2023(5):40-43,52.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5.009
    [摘要](1035) [HTML](0) [PDF 29.17 M](1681)
    摘要:
    为了解护栏加固对事故后果的影响,从网络上收集2010—2019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涉及护栏的重大事故报告58份,统计分析发现事故中有6类典型车辆运动轨迹且穿越护栏的占比高达91.4%,表明可通过阻止车辆穿越护栏来降低事故后果;通过事故再现仿真对其中1例真实事故案例进行分析,验证“加固护栏可降低不幸卷入事故中驾乘人员伤害”的假设,仿真结果显示加固护栏可阻止车辆穿越并有效降低事故伤害,能将人体头部损伤降低40%以上,降低不幸卷入事故中驾乘人员伤害。
    16  基于STM32和MPU6050的AACN系统模拟与触发算法验证*
    赵中舒,田顺,颜黎明
    2023(6):9-15.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6.002
    [摘要](1352) [HTML](0) [PDF 5.00 M](1619)
    摘要:
    车辆事故紧急呼叫装置(Advanced Automated Crash Notification,AACN)有助于实施事故后紧急救援,对减轻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使用STM32单片机和MPU6050模块搭建低成本车辆AACN模拟系统,配合电动试验小车构建AACN触发算法模拟验证系统,研究车辆AACN系统的事故识别触发算法。以正面碰撞和侧翻为研究对象,以采集的车辆关键参数为基础,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双向长短期记忆(Bi-LSTM)神经网络辨识事故类型,结果显示,LSTM和Bi-LSTM神经网络对正面碰撞的识别率分别为96.41%、99.28%,对侧翻的识别率均在99.00%以上;使用基于速度变化原理的移动窗口算法进行实时事故检测对比验证,正面碰撞条件下触发正确率为93.3%。综合表明,利用MPU6050采集的车辆姿态参数类型和精度对AACN系统计算与识别是足够的,神经网络算法识别精度较高,神经网络算法和移动窗口算法均能满足AACN模拟系统的事故识别要求。
    17  中心景观类环形交叉口交通组织改善研究——以东阳市人民路环岛为例
    黄飞
    2023(6):41-43.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6.008
    [摘要](1304) [HTML](0) [PDF 3.31 M](1602)
    摘要:
    针对具有城市地标意义的中心景观类环形交叉口,以浙江金华东阳市人民路环岛为例,提出环岛交通组织改善方法。在对周边路网充分挖潜的基础上,缩小环岛半径保留中心景观建筑,并采用平交十字路口信号控制交通组织方式引导左转车辆切环岛通行。改造后环岛节点通行效率和交通秩序得到改善。
    18  大交通量高速公路互通合流区交通冲突分析*
    高有千,李家儒,郑亮,陈特,王波,高建平
    2023(6):27-32.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6.005
    [摘要](1285) [HTML](0) [PDF 1.47 M](1573)
    摘要:
    为了研究涉路施工大交通量高速公路互通合流区交通冲突特性,为涉路工程建设交通动态管控提供技术支撑,以浙江甬台温(宁波—台州—温州)高速公路温州南互通为研究对象,采用交通仿真方法,基于车辆距离碰撞时间TTTC和后侵入时间TPET划分冲突类别并采集交通冲突次数等数据,分析道路和交通参数对合流区交通冲突的影响,建立不同影响因素与严重冲突次数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对合流区冲突次数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匝道交通量、加速车道长度、主线与匝道的限速差、主线货车比例;匝道交通量增加对冲突发生概率的影响最大,匝道交通量由200 veh/(h·ln)增大到1 200 veh/(h·ln)时,冲突概率增加182.77%,严重冲突占比由14.54%上升至20.92%;随着主线货车比例的增加,严重冲突占比由15.55%下降至11.47%;加速车道长度由100 m增加至350 m,发生换道冲突的概率降低48.48%,发生追尾冲突的概率增加23.88%;主线与匝道的限速差为50 km/h时,发生严重冲突的概率增加71.10%。
    19  美国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分析的新方法
    马晓翠,陈明磊
    2023(6):19-26,58.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6.004
    [摘要](1345) [HTML](0) [PDF 2.57 M](1569)
    摘要:
    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分析的目标是评定每个方向的服务水平。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7版的重大修订之一是对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的改进,取消跟车时间百分率指标,引入跟车密度作为服务水平评定指标。文中从路段类型划分、性能指标计算、服务水平评定方面介绍HCM第7版中双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分析方法。
    20  团雾环境下驾驶员视觉特征与交通参数关系研究*
    周帅,张萌,娄胜利,安静方,丁亮
    2023(6):33-37,51. DOI: 10.20035/j.issn.1671-2668.2023.06.006
    [摘要](1309) [HTML](0) [PDF 2.38 M](1548)
    摘要:
    研究不同能见度团雾环境下驾驶员视觉特征与交通参数的关系,从驾驶员心理、生理角度分析交通风险点,为交通事故主动预防、提升团雾环境下交通本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搭建不同能见度团雾环境下跟驰和自由流仿真场景,采集驾驶员视觉特征与交通参数数据,分析瞳孔面积变化率与车辆速度、加速度等交通参数的关系,构建驾驶员在不同能见度团雾环境下视觉特征与交通参数关系模型,分析不同能见度团雾环境及不同交通状态下交通风险点。结果表明,团雾环境中驾驶员瞳孔面积变化率与速度、加速度存在相关性,跟驰状态下瞳孔面积变化率与速度、加速度呈负相关,自由流状态下瞳孔面积变化率与速度呈负相关、与加速度呈强相关。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