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1-5,30.
摘要:针对汽车复杂行驶工况下的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同侧车轮制动力优化分配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法。整体控制分为上层横摆力矩控制与下层制动力优化分配两部分,上层横摆力矩控制以跟踪参考横摆响应为目标,输出保持车辆横向稳定性的修正横摆力矩;下层制动力优化分配采用最优化分配算法计算需要施加在各制动车轮上的制动力,实现上层横摆力矩控制器输出的修正横摆力矩。利用MATLAB/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验证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同侧车轮制动力优化分配的汽车稳定性控制在多种复杂运行工况下均能较好地跟踪汽车参考横摆响应,减小质心侧偏角,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2017(2):6-8,12.
摘要: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客车驾驶员及乘员在关注客车使用功能和质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乘坐体验,但业内尚无针对乘坐体验提升的有效评价体系和管控措施。文中引入乘用车开发过程中感知质量的概念,结合客车开发特点进行感知体验相关研究,以期在客车设计开发阶段提升整车内饰的价值感。
2017(2):9-12.
摘要:基于某轿车铝制前副车架自主开发概念设计数模,运用ADAMS建立包括前下控制臂在内的前悬架运动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运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对前副车架进行有限元建模并进行疲劳分析,最后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说明CAE分析能对产品的开发起实际指导作用,并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
2017(2):13-16.
摘要:为解决传统车载防盗系统只能通过发出鸣叫声提醒车主车辆处于异常状态,不能提供车辆实时状态视频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以ARM Cortex A7微处理器、USB视频摄像头为硬件平台,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使用4G网络,通过优化系统内核的配置编写底层设备驱动程序,并设计上层应用程序,构建嵌入式视频采集与4G网络传输系统。该系统可使导航仪在黑屏状态下开启USB摄像头采集视频信息,并将视频图像通过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到车主手机显示在手机APP上。试验结果表明其具有隐蔽性好、图像传输延迟短等优点,通过手机APP可随时随地查看车辆当前信息,进一步满足汽车防盗的需求。
2017(2):17-20.
摘要:近年来成都市把发展汽车绿色维修作为贯彻落实节能环保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从总体上看,成都市绿色维修仍存在发展不均衡、标准不规范、设备设施不完善、维修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绿色维修的快速、健康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中对成都市部分汽车维修企业的绿色维修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2017(2):21-25.
摘要:介绍了大众迈腾轿车CAN总线系统的结构及原理,重点分析了其故障诊断思路及排除步骤,并对检测专用工具VAS5053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说明;以一辆迈腾1.8T轿车无法起动故障为例,阐述了故障检修的过程和检测数据,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故障原因并排除故障。
2017(2):26-30.
摘要:针对目前城市综合体出行率指标缺乏的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商业综合体建筑出行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确定商业综合体建筑面积和所处城市区位为主要因素;通过对广州市进行区位划分,选取不同区位的商业综合体进行出行率调查,经过回归分析处理,得到广州市商业综合体交通出行率的一般规律。
2017(2):31-34,48.
摘要:以两相位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典型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和其他运行数据,利用VISSIM仿真软件构建三导向车道两相位交叉口仿真模型,以交叉口平均延误和排队长度为优化指标进行不同渠化方案对比仿真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现有专用导向车道设置依据不完全适用于两相位交叉口,尤其是左转导向车道存在较大偏差;当左转流量比例大于或等于直行时,宜设置专用左转导向车道;当右转流量占比大于15%且小于25%时,是否设置右转车道对交叉口通行效率的影响不大;当右转流量占比大于25%时,宜设置专用右转导向车道。
2017(2):35-38.
摘要:从中国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美国HCM饱和流量模型的不足,提出了直行车道、左转车道、右转车道及各进口道的修正饱和流量模型;以西安某T形交叉口为例,用该模型进行信号配时,并运用VISSIM仿真软件对两种模型的信号配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修正后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HCM模型。
2017(2):39-43.
摘要:通过对城市快速公交 (BRT)系统中可能的瓶颈设施进行分类,明确以车站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尔科夫方程建立车站排队服务模型,并利用VISSIM软件对广州中山大道BRT系统24个车站进行仿真,得到了车站模型的各项指标参数;以车站发生排队概率、车辆平均停站时间、站台乘客平均候车时间、车站泊位饱和度、车站平均排队长度5个主要性能指标为基础建立BRT车站瓶颈识别体系,对广州中山大道BRT各车站进行综合评价打分,确定岗顶站、师大暨大站、棠东站为潜在瓶颈车站。
2017(2):44-48.
摘要:服务质量是网约车平台公司生存发展的保证,优质的服务有利于网约车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为科学评价网约车服务质量,文中根据网约车的特点,基于乘客视角,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五方面构建网约车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SERVQUAL评价模型对重庆市网约车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2017(2):49-51,55.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普及进程加快,对交通基础设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不小压力。电子警察的出现符合科技强警的战略要求,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困难,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的管控力度,加大了对违章车辆的威慑力。文中对电子警察系统在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发展、应用及所取得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建立了电子警察管理评价体系,通过挖掘电子警察执法数据,提出了电子警察执法异常分析方法,并对广州市电子警察执法异常进行了分析,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执法的合理性与相关设施设置的科学性。
2017(2):52-55.
摘要:根据对乌鲁木齐市主城区机动车停车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了目前主城区停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国内外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乌鲁木齐市未来停车需求特征,确定了停车需求预测方法并对主城区规划年停车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乌鲁木齐市主城区停车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需采取停车控制策略,降低因停车泊位需求量过大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7(2):56-59.
摘要:高速公路改扩建过程中,边坡开挖后为降雨入渗提供了通道,降雨对开挖边坡的影响比天然边坡和运营过程中的更大。文中以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边坡开挖为研究对象,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模拟降雨条件下边坡开挖施工过程,揭示开挖边坡在不同支护时序条件下的变形规律及内部含水量的变化规律,为实际工程施工及地基处理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开挖的进行,坡体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开挖后及时支护的施工方法对坡顶的水平位移及竖向变形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34%、50%;边坡土体随着降雨的进行及向内的逐渐渗透而趋于饱和状态,体积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及时支护对降雨入渗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保证边坡的稳定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2017(2):60-62.
摘要:溶岩地区的高速公路会经常穿越不良地质路段,为保证施工安全,开展地质勘探是非常必要的。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应用较广泛、理论较成熟的物探方法,可用于不良地质路段的补勘作业。文中利用探地雷达对张花(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某不良地质路段进行地质勘探,根据勘探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该地区地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地质构造对路基施工的影响,为后期路基处治方案制订提供参考。
2017(2):63-65.
摘要:结合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关于AC-25C型级配范围的要求,对南方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AC-25C型级配设计进行优化,从与规范级配设计对比、骨架密实结构级配设计、级配检验及矿料筛孔建议等方面对AC-25C进行理论分析及实践检验,提出了更适合于该工程应用的级配范围与级配中值。
2017(2):66-68.
摘要:对嘉兴市城市道路典型路面结构的路表设计弯沉值、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及各结构层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等设计、验收指标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容许弯沉值的影响因素,以指导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设计,并为市政工程路基路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017(2):69-72.
摘要:在阿尔法沥青中按0.1%步长加入不同掺量SBS制备改性沥青,通过常规性能试验分析SBS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60 ℃车辙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分析SBS掺量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掺量对改性沥青的感温性能、高低温性能等有很大影响,随着SBS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的针入度下降,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均呈逐渐上升趋势;SBS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提升效果非常显著,仅以0.1%的剂量增大,就可使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明显提高,低温性能呈抛物线变化且有明显峰值。
2017(2):73-75,79.
摘要: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对粘层和长大纵坡路段的材料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代替基质沥青作为层间粘结材料,在长大纵坡段下面层掺加玄武岩纤维或抗车辙剂。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基质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性能更稳定、更环保、施工更方便;玄武岩纤维可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性能,减缓车辙和滑移破坏,玄武岩掺量为0.3%时改善效果最佳;适当掺加车辙剂能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感温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
2017(2):76-79.
摘要:有文献表示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路面弯沉验收标准值存在不适。文中结合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路面弯沉检测标准值的规定,提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验收标准值的计算方法。通过室内试验分析发现土基回弹模量-含水量、水泥稳定碎石回弹模量-养护龄期之间存在相关度较高的函数关系,据此得到任意时间的土基回弹模量和水泥稳定碎石模量;再结合试验得到的其他路面结构实际参数和层状弹性理论计算交工验收时路面的实际弯沉值,以此作为路面验收弯沉标准值判断路面弯沉是否满足要求。
2017(2):80-83,103.
摘要:通过现场与室内试验,对弯沉指标在路面施工和管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弯沉在施工过程中随龄期发生变化,规范中指定龄期的评价方法存在缺陷,采用弯沉随龄期变化的公式可对路面结构施工质量进行即时检测和控制;依托溆怀(溆浦—怀化)高速公路建设,提出了回弹模量与弯沉相结合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
2017(2):84-87,92.
摘要: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MTS),在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对湖沥青(TLA)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AC-13混合料的动态模量进行测试;基于西格摩德沥青混合料通用方程生成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对TLA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的时间-温度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随着试验温度的提高而降低;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模量增大,且动态模量对温度的依耐性减小;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优于TLA改性沥青混合料,两者的低温性能基本持平;在中等加载频率范围,TLA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温度的敏感性大。
2017(2):88-92.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SMA(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品质,在SMA沥青混合料中掺入不同比例复配的玄武岩纤维和木质素纤维,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不同复配比例下SMA的最佳油石比,通过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研究复合纤维SMA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与单一纤维SMA相比,复合纤维SMA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均有提升;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复配比为1∶1时复合SMA的综合路用性能最佳。
2017(2):93-95,100.
摘要:水泥稳定碎石的抗裂性能一直是半刚性基层路面路用性能研究中的热点。为了减小水泥稳定碎石的收缩变形量,增强结构的抗裂能力,文中在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入膨胀剂,通过相关试验分析了不同膨胀剂掺量下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收缩性能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中掺入适量膨胀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裂缝的产生,改善其干缩、温缩变形性能,增强其抗裂性能;最佳膨胀剂掺量为5%。
2017(2):96-100.
摘要: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MMLS3加速加载试验条件下4种路面结构组合不同结构层层底拉应变的变化,结合试验采集的应变、应力数据分析各种结构组合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有限元动载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近但有所区别,结构层的动力响应在移动荷载和静力荷载条件下随着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层底最大拉应变随着荷载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设计的原始路面结构在力学特性方面优于其他3种路面结构。
2017(2):101-103.
摘要:对某典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计算,为类似路堑边坡稳定性计算提供参考。对比分析发现该路堑自然边坡稳定,计算安全系数大于1.2;瑞典条分法比Bishop法及Spencer法偏保守,Bishop法与Spencer法所得边坡安全系数非常接近;边坡安全系数随坡体内摩擦角和粘聚力的增大而呈线性增长。
2017(2):104-106,110.
摘要:针对厚层强风化花岗岩及其残积土的深层水毁破坏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排水防护结构设计思路的新型边坡深层水毁防护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其施工工艺与施工要点;依托实际边坡工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采用该防护技术处治前后边坡渗流场与稳定性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防护技术能有效减小坡表雨水入渗量,减缓基质吸力的消散,降低浅层土体的含水率;雨强越大,降雨持时越长,该防护结构的防排效用越明显;该防护技术能提高花岗岩残积土边坡在多雨条件下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2017(2):107-110.
摘要:在最佳粉煤灰掺量20%条件下,聚丙烯纤维长度分别取6、12、24 mm,以0.25%的增量从零增至1.5%掺加到粉煤灰稳定膨胀土中,利用标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加州承载比和膨胀压力试验评价纤维增强粉煤灰稳定膨胀土路基混合料的特性,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聚丙烯纤维的最佳长度和最佳掺量分别为12 mm、1.0%,并验证了在最佳粉煤灰掺量和最佳纤维掺量及长度下的路基趋于最佳稳定状态。
2017(2):111-113,117.
摘要:为了研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自行研制的基层材料抗冲刷试验装置,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基层材料进行试验,分析各因素对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冲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抗冲刷性能随着水泥强度的提高而增强,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大而增大;细集料含量为35%左右时骨架密实结构的抗冲刷性能较好;养生龄期对基层材料的抗冲刷性能影响较大,龄期越长,其抗冲刷性能越强;基层材料的抗冲刷性能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而增强。
2017(2):114-117.
摘要:以路面温度场和路面结构受力特性作为反射裂缝产生与扩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广西地区典型结构下温度场分布、沥青层厚度、结构组合、重载等因素对基层开裂的产生及向上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较薄的沥青面层在温度场分布、应力场分布上都会对基层产生不利影响,在重交通条件下会加速基层开裂;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基层开裂后,在重交通条件下沥青层越薄,裂缝处的应力强度因子越大,越容易开裂;在复合式路面结构中,应力强度因子随复合式路面结构加铺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沥青层每增加1 cm,应力强度因子平均衰减12%。
2017(2):118-121.
摘要:对比分析了再生剂掺配比例分别为RAP旧沥青的0、4%、6%、8%、10%的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延度与软化点及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与抗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延度随再生剂的增加而提高,软化点则降低,再生剂具有明显的再生效果,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及抗疲劳性显著提高,高温稳定性有所降低;当再生剂掺配比例在4%及以下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而当掺配比例达到10%时,其高温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综合分析,再生剂最佳掺配比例为8%。
2017(2):122-125,130.
摘要:对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和JTG D60-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规定的汽车荷载计算参数和荷载效应值进行对比,分析了其产生的荷载效应及经济效应的差别,并进一步研究了公路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标准的适应性问题,取得了一些有益结论。
2017(2):126-130.
摘要:目前国内中小跨径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的施工方法一般为支架现浇法,但受征地拆迁等场地受限因素的影响,有时需对各分联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施工顺序进行调整,相应地预应力钢束张拉方式也需变更,从而引起结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文中以东莞市S357莞惠公路金富路跨线桥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预应力砼连续箱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对钢束线形、张拉控制应力及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两端一次张拉和逐跨单端张拉方式时的结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为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2017(2):131-132,135.
摘要:以呼和浩特市西北线快速路工程为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水胶比、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砂率对桥梁高性能砼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从原材料品质、配合比参数确定的技术要点及配合比设计等方面阐述了实现高性能砼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2017(2):133-135.
摘要:以湖南省张花(张家界—花桓)高速公路永顺连接线上的牛路河特大桥钢筋砼箱形拱结构主桥为例,采用MIDAS/Civil程序建立中拱肋空间三维模型,通过倒拆分析得到扣索的初始张拉力,然后利用分析结果进行正装分析,对倒拆与正装分析扣索张力在相同施工阶段不闭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法,为拱肋吊装施工提供可靠的控制依据。
2017(2):136-140.
摘要:介绍了某市政公路桥梁的总体设计。为了满足使用性能和美观的需要,该桥上部结构创新性地采用(97+62.5) m钢管砼独塔斜拉桥,主、边跨上部结构均为钢管砼组合梁;主跨拉索采用单索面,边跨拉索采用双索面;索塔上部采用钢管砼结构,下部采用花瓶式砼实心墩、桩基础;两侧桥台为重力式桥台,采用扩大基础。采用MIDAS/Civil程序对该桥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桥梁结构强度、整体刚度满足规范要求。
2017(2):141-142.
摘要:在常用硬聚氯乙烯(UPVC)塑料中加入稳定基材确保其必要的线性膨胀系数,采用异型断面结构设计新型UPVC声测管,针对公称直径48.24 mm的新型UPVC声测管实施3组试样环刚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UPVC声测管具有足够的环刚度和抗拔拉强度,可满足50 m基桩的强度要求。
2017(2):143-146.
摘要:以来马(来宾—马山)高速公路上林互通式立交桥沥青铺装工程为例,建立梁体有限元模型,在最不利荷位处加载,以铺装层层顶拉应力和层间剪应力为计算指标,分析不同铺装模量、厚度对沥青铺装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不同模量组合下应力变化情况,采用上粗下细的铺装方案更为合理;增加铺装层厚度能改善铺装层的受力状况,其中以合理增加铺装上层厚度为宜。
2017(2):147-148,153.
摘要:以广东省道上某双曲拱桥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桥存在的拱肋横向裂缝、拱波纵向开裂、腹拱顶部铰缝开裂等病害,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维修加固,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加固前后桥梁的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所采取的加固措施能有效改善桥梁的使用性能,提高主梁的强度和抗弯刚度。
2017(2):149-153.
摘要:为研究大跨柔性高墩连续刚构桥的竖向振动分量在地震响应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以最大墩高100 m、主跨布置为130 m+3×235 m+130 m的某柔性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反应谱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法对其开展研究,以一致激励与非一致激励两种不同地震输入并考虑行波效应对其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反应谱、一致激励及非一致激励对竖向分量的影响,讨论了几何非线性对结构的影响。
2017(2):154-156,160.
摘要:以浙江宁波梅山春晓大桥水中引桥拼装工程为依托,按照分块起拱的基本原理,探讨如何在节段制作时通过调整桥梁拱度曲线修正杆件的设计尺寸;同时介绍了水中引桥拼装胎架线形的设计方法和整体节段连续匹配拼装方案。
2017(2):157-160.
摘要:综述了锈蚀钢筋砼结构承载力退化和抗力退化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钢筋锈蚀是导致承载力退化的主要因素,如何准确评估锈蚀钢筋砼抗弯承载力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现有抗力退化分析主要采用概率分析方法,多以随机过程来模拟,如何收集更多的有用数据,采用更为精确的模型和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7(2):161-164,169.
摘要:壁板坡隧道是沪昆高铁上的第一特长隧道,采用分岔结构设计,其中渐变大拱段受力较为复杂。文中分析认为分岔隧道渐变大拱段力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开挖面积和扁平率,并分别分析了不同开挖面积和扁平率对渐变大拱段隧道围岩位移、应力、塑性区、初期支护轴力及弯矩的影响。
2017(2):165-169.
摘要:盾构接收施工是隧道施工中的关键点,也是盾构隧道施工中极易出现事故的阶段。文中以长沙市地铁1号线黄兴广场站—南门口站区间隧道盾构到达钢套筒辅助接收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钢套筒接收施工方案;采用FLAC3D构建钢套筒模拟原始地层进行盾构机接收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盾构接收过程中土层、钢套筒及加固区的变形规律,结合数值计算结果提出了盾构接收施工控制措施。
2017(2):170-172,174.
摘要:对债务进行科学规划是高速公路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合理数量的债务融资,有利于企业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文中在分析高速公路企业债务形成的基础上,根据高速公路企业年平均资产利润率、负债平均利息率及资产负债比等不确定性的特点,运用灰色规划理论,构建了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的高速公路企业债务规划模型,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如何运用该规划模型确定企业在规划期内的最佳新增负债额。
2017(2):173-174.
摘要:路桥工程防水层施工不同于其他施工项目,需兼顾多方面因素。文中分析了路桥工程施工中防水层质量控制要求及目前防水层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施工经验,就路桥工程施工中防水层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控制策略。
2017(2):175-179,181.
摘要: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代建制项目成本风险影响因素,提高成本风险管理水平,基于集对分析理论中的五元联系数方法,从全寿命周期角度依据五元联系数及其偏联系数的集对势对各指标的风险态势进行分析,构建了代建制项目成本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综合评价了某代建制项目的成本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基于五元联系数方法的评价模型能更准确地分析系统中的不确定信息,反映系统中影响成本风险的偏向性,进而从动态角度对影响成本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
2017(2):180-181.
摘要:影响PPP(Public-Private-Partership,公私合营)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对PPP项目的风险进行合理化分担。文中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分析了PPP项目的特点,界定了风险再分担的概念,并对PPP模式下建设项目的风险再分担过程进行了分析。
2017(2):182-185.
摘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职能繁杂,交叉联系紧密,目前仍存在由于不合理的职能配置所引起的职能重叠、权责不明、管理效率低下等情况。文中针对养护管理职能的模糊属性,运用模糊聚类法对其进行分类,并基于MATLAB平台,以湖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为例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模糊聚类法应用于高速公路养护管理职能分类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2017(2):186-189.
摘要:近些年,由于汽车使用量的大幅增加,中国大气环境急剧恶化。光催化砼路面作为一种新型环保路面,为解决汽车尾气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文中运用全生命周期模型,对普通沥青砼道路、掺入式光催化沥青砼道路和涂覆式光催化沥青砼道路在建设、使用、维护等阶段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并在光催化道路全生命周期中模拟其能去除的汽车尾气量,折算为污染治理费用,对光催化道路成本差与污染治理费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光催化道路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
2017(2):190-192.
摘要:通过对路面中长期性能的统计分析,路面性能衰变遵循一定的统计学规律;通过对路面性能中长期均值和方差的回归分析,列出其变化曲线,估算路面性能宏观(整体技术状况)与微观(各公里路段)的联系,预测寿命周期内路面性能变化规律,按照路面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建立性能变化与养护需求之间的联系,为路面养护需求分析提供依据。
电话:0731-83528400,85258189
通信地址: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8号信箱公路与汽运编辑部
邮政编码: 410114
Email:gongluyuqiyun@163.com
办公地址: 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图书馆10楼西A1009室
公路与汽运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