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挂牵引车制动时悬架系统与转向系统存在干涉而引发制动时跑偏是共性问题,严重影响车辆高速制动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机构运动学分析是检验干涉并进行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文中建立悬架与转向系统的干涉空间数学模型,研究不同制动强度下悬架跳动量与纵扭角度的变化规律,得到转向直拉杆与转向节臂球销中心的运动轨迹运动学模型,进而通过对比转向杆系修正前后转向直拉杆与转向节臂球销中心的空间位置关系揭示干涉的发生过程,阐明转向节臂等关键部件的尺寸对跑偏的影响。
摘要:现代汽车的风噪与造型、密封结构等零件关系较大,而利用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FMEA)工具的风险预防和质量控制,能系统地体现以往车型开发中出现的故障失效模式,统计故障发生的零部件,进而总结开发经验,对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起到借鉴作用,同时对开发过程实施闭环控制,有效提升质量。文中采用DFMEA结构框架指导某款车型的开发过程,控制整车风噪性能的开发。
摘要:随着车辆智能化的发展,提高商用车主动安全水平的必要性增强,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成为车辆主动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从商用车自动紧急制动功能测试评价技术着手,基于场景元素分类构建商用车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建立自动紧急制动典型场景与控制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商用车AEB测试场景搭建与测试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摘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站设施的功能保障。为推动湖南省城市公交高质量发展,文中对湖南省城市公交场站建设、运营管理现状及“十四五”建设需求展开调查,通过对各地现状和建设需求摸底数据的梳理,明确现状不同功能场站供给水平和“十四五”建设需求意向,为湖南省未来公交场站建设提供参考。
摘要:精准掌握车辆的出行特征是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的重要前提之一。文中针对现有出行路径选择方法受模型局限性影响,无法深入挖掘出行者的出行特征来研究出行行为的问题,结合RFID数据可靠度高、完整性强及准确性大的优势,构建车辆出行特征指标体系,基于高斯隐马尔可夫混合模型对车辆出行特征进行建模研究,提出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表征路径级阻抗影响因素的流程和思路,并提出通过验证道路流量来验证出行路径选择方法准确性和可行性的技术流程。
摘要: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件,提出一种基于车辆积压长度的检测算法,该方法利用上、下游检测点同步采集的交通流量实时估计检测点之间的车辆积压长度,并以车辆积压长度的移动平均值作为特征指标来实时检测交通事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征指标对交通事件敏感,所提算法具有检测率高、误检率低和检测时间短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摘要:为更好地评估大学城交通安全情况,以上海海湾大学城行驶车辆为研究对象,利用GPS设备进行行驶数据采集,通过数据预处理,提取出有效的运动学片段;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法将运动学片段划分成3类,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拟合出1 941 s的汽车行驶工况。结果表明,大学城行驶车辆具有平均速度高、匀速行驶比例大、加减速比例和怠速比例相对较小等特点,与主城区汽车行驶工况存在较大差异,但符合大学城新建区域的交通现状。
摘要:针对落水车事故被人为操纵用来骗取保险赔偿的现象,阐述落水车事故查勘要点和车速计算实例;列举车辆高速冲入水塘事故、低速驶入水塘事故和驾驶人不在车上落水事故3种案例,详细论述人为骗保落水车事故的形态特征和判断要点。
摘要:随着青藏寒区隧道建设的快速发展,寒区隧道及隧道群的安全运营问题逐步显现。隧道安全运营的影响因素包括环境、道路、车辆、管理及人为因素。文中根据青藏寒区隧道的特点,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理,提出设计阶段在主体结构、管养和交通安全设施、隧道机电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及运营阶段在日常运营管理、应急状态下的应对措施。
摘要:为研究不同集料对沥青砂浆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基于等体积换算原则,在AC-13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计算并成型沥青砂浆试件,通过研究石灰岩、玄武岩、辉绿岩和钢渣沥青砂浆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多目标加权决策模型,对4种集料类型沥青砂浆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玄武岩和辉绿岩沥青砂浆的高温性能优于石灰岩和钢渣沥青砂浆;钢渣沥青砂浆的低温抗裂性能和疲劳性能优于其他3种集料沥青砂浆;石灰岩沥青砂浆的水稳定性优于其他3种集料沥青砂浆;4种集料沥青砂浆中,玄武岩沥青砂浆的综合性能最优。
摘要:以广西北海诚德不锈钢厂的精炼钢渣为研究对象,对含水率、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稳定性、膨胀特性及有害物质重金属析出进行分析,将钢渣作为道路材料探究其可行性;将钢渣水泥稳定混合料在5种水泥掺量下分别进行击实试验和7、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验证其抗压强度,在14%水泥掺量下进行28、90 d弯拉试验、劈裂试验验证其力学性能,进行干缩试验验证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钢渣的主要成分是CaO,活性较高,颗粒细腻,含水率较高,f—CaO、f—MgO的含量达到规范要求,且无膨胀性,重金属析出也远低于规范要求;压制成型的钢渣水泥稳定混合料试块密实性好,且抗压强度整体较高,水泥掺量为5%以上的钢渣水泥稳定混合料满足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要求;钢渣水泥稳定混合料满足弯拉强度要求,且干缩性能稳定,符合路面基层材料要求。
摘要:将废旧塑料作为改性剂制备改性沥青,能降低废旧塑料环境污染,也可解决道路建筑材料需求难题。LD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较好,但低温性能不足,增塑剂DOP能改善LDPE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文中通过对LDPE+DOP复合改性沥青进行室内试验,得出LDPE的最佳掺量为5%~6%,DOP的最佳掺量为1.5%~2.5%;在LDPE及DOP最佳掺量下分别对AC-13C沥青混合料进行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及抗水损害等路用性能试验,得出AC-13C(6%LDPE)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最优、AC-13C(1.5%DOP)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能力最优、AC-13C(2.5%DOP+6%LDPE)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最优。
摘要:针对传统硅酸盐水泥砼低韧性、易开裂的缺陷,研发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文中从抗冻融循环性能、抗碳化性能、抗渗性能、收缩徐变性能、抗钢筋锈蚀性能和疲劳荷载作用下耐久性能等方面概述了近年国内外对UHTCC耐久性能的研究状况,并对UTHCC材料的应用与研究进行了展望。
摘要:在集料逐级填充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分形理论,对粗、细集料内部构成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承载比和密度试验,确定粗集料分维数Dc、细集料分维数Df的合理取值范围;以30%关键筛孔4.75 mm通过率进行级配设计,并在最佳油石比情况下进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析沥青混合料分形维数与路用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摘要:为保证红砂岩碎石土路基压实质量,减小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对红砂岩碎石土路基试验段开展强夯加固试验,分析路基强夯加固效果。研究表明,路基填筑高度一致时,路基加固效果随夯击能量增加而提高,且夯坑1.5 m半径范围内土体出现明显裂缝和回弹;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增加而减小,路基密实度提高,夯击能量≥1 200 kN·m时,累积夯沉量在680 mm以上,且夯击次数超过5次后,夯坑周围土体变形趋于稳定;随夯击能量增大,强夯加固后路基土体压缩模量提高,最大提高111%。
摘要:框架梁体悬空是导致预应力锚索框架支护失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框架梁悬空对预应力锚索框架内力的影响可为制定框架梁悬空状况评价指标分级标准提供重要依据。文中以贵州省常见公路边坡形式为分析对象,基于FLAC3D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删除与梁单元节点连接的岩土体单元模拟框架梁悬空,分别建立锚头下方悬空、纵梁和横梁悬臂端悬空、纵梁和横梁跨中悬空5种工况,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各部位悬空对框架梁梁体弯矩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悬臂和跨中悬空,锚头下方悬空造成的框架最大弯矩绝对值增长程度较大,锚头下方悬空对梁体内力的影响大于悬臂悬空和跨中悬空,为最不利悬空位置。
摘要:为研究机场基岩上覆土层地基垫层强夯法、强夯置换墩法处治工艺,以某地级市机场新建工程为依托,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固体体积率检测、压实度检测等对处治前后地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强夯后土层强度提升幅度为0.8~2.0,且较深处土层强度增幅较大;基岩上覆土层在经过4 000 kNm强夯处治后,干密度和黏聚力均有所提高、含水率减小且固体体积率可达到81%以上的设计要求,但8 000 kNm夯击能对基岩上覆土层的处治效果不好;强夯置换墩法处治后土层强度明显增大,提升幅度为0.7~2.0倍,固体体积率达到82%;建议基岩上覆土层厚度在2 m以内的直接采用换填处治,厚度小于6 m的采用垫层强夯法处治。
摘要:针对公路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的沥青砼路面,结合某公路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施工过程中影响沥青砼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并对平整度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平整度检测结果显示各路段平整度都符合质量标准,通过定量、定性分析从根本上保证了沥青砼路面的平整度。
摘要:以湖南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路面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路面破损程度、路面平整度和路面抗滑动性能三方面对其路面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评估其路面状况,确定该路段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综合评定等级及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综合评定等级;最后分析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养护方案设计原则,为路面养护设计提供指导。
摘要:通过对广东佛山一环高速公路旧路路面使用现状及病害成因分析,提出乳化沥青冷再生试验路路面结构设计方案;为确保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具备良好的路用性能,开展不同RAP掺量、水泥掺量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研究,确定RAP掺量为80%、水泥掺量为1.5%时其综合性能较佳;开展试验路铺筑,总结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现场施工工艺,检测结果表明试验路总体铺筑效果良好。
摘要:以华南湿热环境为背景,进行广云(广州—云浮)高速公路超薄磨耗层AC-8配比设计,确定最佳油石比及材料组成;以温度、湿度为研究变量,制作试件进行超薄磨耗层抗滑构造深度试验分析,提出改善温度、湿度环境下沥青面层抗滑性能的措施;最后进行油石比变化影响沥青面层抗滑性能的试验分析。结果表明,AC-8目标配合比为粗集料(5~10 mm碎石)∶细集料(0~5 mm机制砂)∶矿粉=61∶30∶9,最佳油石比为6.35%;温度、湿度变化均影响混合料的构造深度,其中温度影响程度更显著;油石比显著影响试件的构造深度残留率,油石比越大,构造深度残留率损失越大;车辙时间也影响试件的构造深度残留率,车辙试验中应确保车辙时间一致,以免因车辙时间不一致造成试验结果误差。
摘要:分别以0、15%、30%、50%砖砼再生集料取代天然集料,分析不同取代率下水泥稳定砖砼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干缩和温缩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天然集料,砖砼再生集料表面及内部存在较多微孔隙,可增大对水的吸附能力,砖砼再生集料掺量较高时,水稳基层混合料的含水率更大;砖砼再生集料取代率为30%时,水泥稳定砖砼再生集料的力学性能最好,相对于普通水泥稳定碎石,7 d龄期水泥稳定砖砼再生集料的抗压强度提高1.7%,劈裂强度提高11.4%,抗压回弹模量提高12.7%;在一定取代率范围内,随着砖砼再生集料取代率的提高,水稳基层材料的干缩和温缩系数下降。
摘要:以一座中承式大内倾角钢箱梁提篮拱桥为研究对象,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就矢跨比、拱肋内倾角对提篮拱稳定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提篮拱肋(内倾角为21.7°),考虑几何非线性后,其稳定性能下降十分明显,各方向下降幅度均在30%以上,且矢跨比越小,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越大,偏于不安全,设计时应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随着提篮拱肋内倾角的增大,竖向稳定性能不断增强,内倾角大于20°时增长不明显;对于内倾角为10°~15°的提篮拱,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后,其横向稳定性能提升明显,为其线性屈曲结果的数倍,该情况下不考虑几何非线性偏于安全。
摘要:提出一种深度学习的桥墩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迁移学习(TL)将源模型的权重和参数转移到目标模型上,加快深度模型的训练速度、提升模型损伤识别精度。使用连续小波变换将振动信号转换成时频图作为深度模型的输入,构建可识别砼结构损伤的深度模型,该模型的固定部分使用源模型的权重和参数,非固定部分的权重和参数使用新的数据训练得到;通过试验及仿真对该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试验方面使用砼桥梁在有损伤和无损伤时的振动信号,仿真采用ABAQUS/CAE建立砼塑性损伤识别模型(CDP)并采集振动信号;将文中方法与从零开始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及支持向量机(SVM)方法进行对比,文中方法在试验数据上的识别精度达99.1%,在仿真数据上的精度达100%,相对于传统识别方法,该方法可提高损伤识别精度和模型训练速度。
摘要:为验证广东中开(中山—开平)高速公路银洲湖大桥主跨530 m混合梁斜拉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在主梁不对称双悬臂施工中不平衡力矩作用下的安全性,利用MIDAS/Civil建立全桥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计算,获得最不利不平衡力矩的出现工况;再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塔梁固结的局部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降温法预定义温度场施加预应力荷载,分析最大不平衡力矩工况下索塔、主梁及固结措施的应力分布,并给出相应建议。
摘要:为研究不同参数对大跨度上承式钢管砼变截面桁架拱桥抗震性能的影响,以贵州省大小井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成桥后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分析地震沿不同桥向输入、结构阻尼比选取、几何非线性及行波效应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地震作用对该类拱桥的位移影响显著,竖向地震作用对其轴力影响较大;阻尼比的改变对拱顶的地震响应影响最大;考虑行波效应时,拱桥的地震响应总体呈增大趋势;几何非线性对地震响应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摘要:介绍了拱桥施工线形控制及设置预拱度的方式,分析了二抛物线法进行预拱度分配的原理和优势;结合贵州省习水县太平渡大桥施工实例,采用二次抛物线法对拱桥施工标高预先进行调整,使成桥拱轴线线形与设计要求基本一致。
摘要:既有空心板桥服役过程中,由于受到车辆荷载和外部环境的侵蚀作用,其上部结构不同部位会发生程度不一的损伤,梁体裂缝会导致主梁整体刚度退化,铰缝开裂损坏会导致传力削减。文中综合考虑梁体和铰缝均发生损伤情况,对桥梁损伤进行量化评估,在传统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主梁刚度损伤系数和铰缝传力削减系数,推导适用于发生损伤空心板桥的修正铰接板法,并与实体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综合考虑梁体和铰缝损伤的修正铰接板法计算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实体模型分析结果相符。
摘要: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在施工期间的受力会随着桥面板施工顺序不同而变化。为研究桥面板施工顺序对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受力的影响,文中基于三维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三跨连续的钢-混组合连续梁桥施工阶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现浇砼桥面板在施工过程中因浇筑顺序不同而引起的应力变化差异,同时对现浇砼容重误差对施工中钢-混组合连续梁桥受力的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整体浇筑时,负弯矩区桥面板的应力变化幅度大,易产生早期裂缝;采用文中所述两种分段浇筑方法能改善负弯矩区砼桥面板的受力状况,且浇筑方法一优于浇筑方法二;砼容重误差对连续组合梁整体受力的影响较小。
摘要:钢栈桥作为临时结构在大型桥梁施工中应用广泛,在施工与使用阶段其受力较复杂,安全性及经济性值得关注。文中结合某跨湖大桥工程通航孔钢栈桥,根据设计荷载及使用车辆荷载情况考虑3种荷载组合加载状态,基于MIDAS软件对栈桥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验算,经简单结构优化补强后各构件受力均满足安全要求;最后依据分析结果对栈桥设计和使用提出建议。
摘要:开展不同工况下装配式预应力砼箱梁动力足尺试验,研究动荷载下装配式预应力砼箱梁的刚度退化特征。结果表明,动荷载水平与装配式预应力砼箱梁一、二阶竖向振动频率之间成负线性关系,与动刚度衰减系数之间成负指数函数关系,最终动刚度衰减系数在0.8左右。
摘要:结合佛开(佛山—开平)高速公路服役桥梁耐久性维修工程的实际状况,从施工期间的经济性、施工难易程度、交通影响、环境影响和运营期间的安全适应性、养护工程量、耐久性、结构美观性方面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对该高速公路既有桥梁维修方案进行比较,优选出最佳加固方案。
摘要:为保证工人在作业空间窄、管理难度大、风险程度高的隧道中进行安全、优质、高效的施工,及时避免危险的发生,同时掌握工人的出勤情况,依托高精度定位系统对工人的位置进行实时定位。文中以张吉怀(张家界—吉首—怀化)铁路隧道(凤凰段)工程项目为背景,研究基于超宽带(UWB)的隧道高精度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摘要:通过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可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保持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文中以国内外已有沥青路面维修养护触发指标和标准值为依据,依托成渝(成都—重庆)高速公路所属3条高速公路近期沥青路面技术状况检测数据,提出典型路段预防性养护决策指标体系,对该决策体系的应用进行简单阐述并对其适应性进行分析。
摘要:信息化、智能化是未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发展趋势。沥青混合料拌和生产作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首要环节,信息化管控系统可弥补传统质量控制的不足,实现拌和质量事前过程控制。文中依托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实施沥青混合料拌和管控方案,对比分析信息化拌和关键参数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并以统计波动率为评价指标建立沥青混合料拌和质量评价体系。
摘要:温拌沥青混合料在较低温度下生产,其生产能耗低、CO2排放少,有利于环境保护。为研究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所产生的污染物,文中将热拌沥青混合料和不同类型温拌沥青混合料铺筑于路面,收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将施工现场检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对比研究热拌和温拌沥青混合料污染物排放差异。结果表明,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温拌沥青混合料可使总颗粒物(TPM)排放降低90%、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总排放量降低200%~500%;不同温拌技术对污染物排放影响不大;降低施工温度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电话:0731-83528400,85258189
通信地址: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8号信箱公路与汽运编辑部
邮政编码: 410114
Email:gongluyuqiyun@163.com
办公地址: 长沙市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图书馆10楼西A1009室
公路与汽运 ® 2024 版权所有